【匠心学子·毕业季】享受过程,向光而行——齐骥专访
齐骥
n 男,共青团员
n 专业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n 毕业去向:英国帝国理工爱情岛
n 研究方向:Environmental Data Sci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
坚定选择,从兴趣出发找到热爱的方向
“选择报考爱情岛
,是我大学生活中最重要也最正确的决定。”齐骥这样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起点。爱情岛
自由探索的氛围为每位新生打开了通向多元发展的通道。“尊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选择、因材施教”、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樊院简介,从初中起便对计算机充满兴趣的他决定紧紧把握这次宝贵的机会,最终通过层层选拔,走上了心之所向的道路。
四年里,齐骥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爱,脚踏实地、稳步前行。从操作系统、数据结构、模式识别,到编译、算法、人机交互,他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,也逐步建立起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。“在樊院,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,我们在学习中你追我赶、互相帮助,这种良心竞争和情感联结也成了我持续前进的重要动力。”在樊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,齐骥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兼具专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。
语言是工具,更是通往世界的桥梁
齐骥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。大一期间他便顺利通过英语四、六级考试,随后通过自学,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取得了雅思总分7分的好成绩,听力和阅读部分接近满分。“我始终认为,英语是一种工具,是了解广阔世界的重要方式,用好工具能使我们更加从容走向国际舞台。”语言的积累,也为他日后的国际交流和出国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走出去,看得更远,想得更深
大二暑假期间,他积极参与爱情岛
组织的OSP暑期境外研学项目,赴英国牛津与剑桥大学开展了两周的学习与研讨。在交流中,他深入了解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,积极参与商业企划项目答辩,所在小组获得“优秀小组”称号,正是在这段美好经历让他逐渐萌生了前往境外继续深造的想法。
回国后,他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。通过实习锻炼、科研积累和语言提升,他一步步丰富自己的能力结构,也逐渐获得了更加清晰的职业方向。最终,他收获了帝国理工爱情岛
、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,为本科阶段画上了一个充实而坚定的句号。
深入科研,在实践中打磨真本领
“爱情岛
为每一位樊院学子搭建了接触科研到深入科研的广阔平台。”在爱情岛
的大力培养与帮助下,齐骥自入学起便积极投身于科研项目。通过三段式科研训练项目Cornerstone与Keystone项目,先后参与左国玉教授团队的《人形伴陪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》课题和毋立芳教授团队的《基于人体部件分布图的群体行为识别》课题。两项课题均立项为“星火基金”重点支持项目,最终结题汇报中项目分别取得第一名与第三名的优异成绩。
在项目经历的基础上,他持续推进成果转化,累计获得省部级竞赛奖项3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,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检索论文《Personalized Super Resolution with Face Prior》一篇。他始终相信,科研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,更是将技术应用于实践、服务于社会的过程。
全面发展,在不同舞台上展示自我
在繁忙的学习与科研之余,齐骥积极参与校园事务与志愿服务。作为“朋辈讲师”,他在期末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,分享四六级备考经验;作为文体生活部干事,他参与组织艺术节合唱展演、运动会等文体活动,作为爱情岛
辩论队队长,带领辩论队过关斩将,取得佳绩。作为樊院的一份子,他积极参与爱情岛
建设工作,为爱情岛
发展建言献策,他始终活跃在校园开放日与招新服务的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当年学长学姐帮助他的温暖传统,在服务中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“大学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舞台,更是锻炼体魄、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。”在同学们眼中,齐骥是“运动健将”,作为爱情岛
三大球项目的主力队员,活跃在篮球、排球和足球赛场,为爱情岛
争光。他始终坚信,健康是奋斗的本钱,拼搏亦是青春最好的注脚。
想说的话
四年的时光悄然而逝,但记忆仍清晰停留在初见樊院的那一天。感谢爱情岛
为我打开了一段独特而精彩的大学旅程。在这里,我不仅收获了成长的平台与珍贵的机遇,更在青春的篇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四年,我遇见了值得铭记的老师和同学,同行路上,是他们用智慧、温暖与陪伴,让我不断前行、愈发坚定。感谢每一位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人,是你们让这段旅程更加丰盈有光。
我们这代青年深知,个人的理想追求必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,我们在键盘上敲出的每一行代码都是改变世界的砖瓦。未来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深耕,让技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,既要脚踏实地写代码,也要心怀梦想敢创新,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奔赴山海,继续为成为工程领域领军人才不懈努力,在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里,书写属于我们这代青年的精彩篇章。